Thursday 4 December 2014

城市乡区发展不均,加速人口老化问题

华人新村在马来西亚存在进入花甲年头,目前大马半岛共有452个华人新村,人口估计超过120万人。随着时代变迁和地区发展,大部分的新村人口分布为85%华人;10%马来人和5%印度人。早期的华人新村多为木屋区,今日也已经被翻新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洋房。

但是,城市化的发展步伐把乡村发展远远抛离,升学和就业机会以城市为主,来自乡村的年轻人不得不到城市升学、就业,继而在城市组织家庭落地生根,把老一辈的家人留在乡村。这种人口外移的趋势形成了新村老化的现象。

除了人口外移,华裔生育率在近十年来出现明显下滑的趋势。6070年代的家庭和千禧年的家庭人口几乎减半,即可预见出生率跟人口老化的速度不成比例。相比友族,尤其是巫裔的生育率收窄的程度不见明显。也就是说,华裔人口老化的比率会比其他种族来得高。

土地局的人口移植的2040年人口比例预测数据显示,土著人口会比2010年增加47.3%,达到2600万人,华裔人口只会增加10.4%700万人而已。

新村发展缓慢,基建设备和就业机会缺乏,加上高等学府主要遍布城市,导致年轻一代在念书毕业后就落脚城市就业,继而落地生根建立家庭。这股趋势不但导致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分布悬殊,也令发展重心失衡。

为了满足城市人口增加的需求,城市外围成为发展重点地带,这包括基建设备、交通、通讯、教育和经济建设,都有显著的发展。反之,在偏远的乡村或新村,却形成了人口老化迅速的窘境。现实情况现实,并非年青人偏好都市生活,而是乡区的就业机会有限,令年轻一辈不得不往外发展。虽说目前的网络发达,但以服务和制造业为重心的我国还未达到虚拟掌控或执行业务的时代。

在独立初期至七十年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约27%,但目前,城市乡村的人口比例已经对调,城市人口高达71%,乡村人口仅有29%。虽说我国目前65岁以上的人口只有5%,但估计在10年后,人口老化的现象将会形成。

在经济转型执行计划下,大吉隆坡计划固然是发展重点,但要提升人均收入,乡村发展和提升不容忽视。尤其新村的发展更是影响深远。城市发展过于迅速,乡村发展缓慢,不但令整体发展失衡,也会加剧贫富悬殊的问题。城市过度拥挤即将衍生的问题包括屋价暴涨和城市贫穷加剧。

笔者认为,乡区发展应该阶段性进行,建立基建设施和吸引投资,就业机会形成自然能吸引年青人回流。以马来西亚的地理形式分布而言,要全面发展乡区虽不容易,但并不是不可行。我们可借镜先进国家的成功例子作参考,行动比不动来得实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