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1 September 2017

最无奈的是平民百姓

政党各有各的支持者,有的支持在朝的政党,有的拥护在野的政党。这叫做“各花入各眼”,有人喜欢“环肥”、有人偏爱“燕瘦”。不论支持的是前者还是后者,支持者都只是这些政党的“局外人”。敌对政党要唇枪舌战,斗个你死我活,支持者只能“隔山观虎斗”,轮不到他们去充当“鲁仲连”,他们也没插嘴、置啄的余地。

但当政党展开文宣,进行“抹黑政敌”、“漂白盟党”,大肆渲染“非友即敌”、“非白即黑”的对立观念后,“爱屋及乌”、“憎屋亦及乌”的爱憎“偏见”就在双方支持者心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悄悄发酵。于是,支持者之间就出现“朋友之谊”变质、“兄弟之情”退色。

“偏见”一旦形成,大家就会卷入“有理说不清”的“是非漩涡”之中。从此只看到对方的缺点,再也见不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觉得惹人讨厌,面目可憎。

在台湾绿营“逢中必反”的“台独”文宣,分裂了蓝、绿支持者;在大马反对党“逢国阵必反”的“盗贼政权”渲染,也分裂各族的平民百姓。国阵的华基政党也因此成为被殃及的池鱼,而最无奈的是游离于朝野之间的平民百姓。

日前拜读苏德洲先生的大作《最实力派演技》,笔者认为他的观点反映了大马政坛的客观现实。

他说:“当伊党丹州政府议决通过伊刑法时,行动党领袖可以淡定地指出‘Let it pass first’,相反地,当巫统点头让伊党在国会提呈伊刑法私人修正法案时,行动党领导人却要马华交代,甚至要马华退出国阵以表达对首相的不满 …… 当一件事发生在国阵,马华就会成为行动党攻击的对象。”因此,他把行动党的翻云覆雨、变来变去的言论,誉为“实力派演技”。

最近,马华总会长廖中莱也演了一出《国民》短剧。剧情虽简单,演技也平平常常,却道尽了平民华人的委屈与心酸,尤其是被种族极端分子怒斥“回唐山”,而“部长人物”依然忍辱负重地奉劝“平民人物”不要放弃我们的大马。对白虽只有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句句有血有泪,字字闪烁发人深思的智慧。

不知打从何年何月开始,马华就被火箭抹黑,使许多华人从此看马华不顺眼,把票投给“实事不做,只会耍嘴皮”的行动党。但蒙受重挫的马华,对华社不离不弃,从未放弃华社、放弃这个国家,把所有难听的话当作激励、鞭策,依然自强不息,坚定执行“捍卫华人权益”的职责,期待华人票的回流。


其实,只要能从“演技”中认清谁在耍把戏、编故事,谁在苦口婆心说“真话”,那么平民百姓就知道该支持哪一方,可以从此不必再那么“无奈”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