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March 2015

“磁场”应扩大接纳华社议题

国家与社会正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秩序重构的时代,适应的相应政策出台是必需的。因为我们正经历区域化的经济社会,文化如何保留与发扬是个问题,也考验着少数族群的认同。我国600万华人的大社会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国际化、跨族群关系下的文化如何继续保存。文化,是族群认同的根。最近与华社相关的课题之一的“文明磁场”乃试机重塑华人归属感。这个以经济和华人新村为重点的马来西亚“文明磁场”咋看之下也是适应世界潮流的战略,作为主体的华人应该设身处地了解该“磁场”对华人社会日后有什么作用与影响。华团们更应首当其任,以正面的态度与积极的思维去检视“文明磁场”,设想相应理念去丰富化该政策。


文明磁场系于华人文化认同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磁场对整体华人社会造成规范化抑或扩大华社议题?华人社会不断地转变正显示它不是封闭性的单位,而当华社内部的诸多争议不断浮现时,也正显示华社本身正在经历新旧之替的冲击,包括主与次文化的认同之间、城市阶级与华社需求之间等。故而,当局在定制其文明蓝图时更需要以包容的心态与接受革新思想的决心去塑造“磁场”。


“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是整个社会的观念与集体认同而形成的。由于华社已产生几代人,所以当局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华人的集体认同。政党之间、文教团体之间频频发生不同立场的争议,纠结于历史问题未能解决,说明华社在逐步老化,奈何新的议题处在边缘地位。而往往新议题如跨族群和在地性文化等却是青年华人期盼重视与讨论的。所以,当局如能容纳新议题进入磁场议程,而非受限于历史课题,能容纳不受旧包袱捆绑之青年的意见,将有可能展现这个族群的多元化气息与脉动。


故此,张磁场蓝图应尽量扩大华人社会的思想范围与流动方向。除了华人经济,青年化与城市化的议题会带来开启华人新思维的机会。马华向来重视的范围一是新村,为其政治支持的堡垒;另一是包括中小型企业在内的经济领域。虽然马华表示这次文明蓝图要以获得城市华人的支持为目标,但仍以传统议题为基地。笔者认为,当局的设定应该超越功利性,多发展文化性质内涵,即提供及设计青年改革与创新的平台为适宜,才能稳定华社在国家的地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